裁员的逻辑

洋得意网3年前互联杂谈

这里的裁员不是指公司行为,而是指市场行为。

所以我们用另一个名词来概括可能更合适:劳动力升级。


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内容,昨天讲的内容,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:

当工种B,可以比工种A更快,更好,更多地创造同一类价值时。工种A就会被裁撤。工种B的招聘需求就会提升。


利用这个逻辑,我们可以理解很多工种,薪资多年不涨。人数不断缩减的原因——这个工种,创造价值的效率逐渐跟不上时代节奏。


我们沿用《未来已来(上)》中的案例,如果说算法替代人做决策越来越普遍,那么显然数据分析师,在创造价值上会有更高的效率。


市场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,就会远大于对运营的需求。数据分析师的收益水涨船高。

紧接着,就会有相应的人才,从高校,从其他行业,从其他岗位涌入进来。



运营,作为一种岗位会逐渐被市场遗忘。


这也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,LinkedIn发布的《2016年中国互联网最热职位人才报告》显示,数据分析人才的供给指数仅为0.05,属于高度稀缺。此外,数据分析人才的跳槽速度也最快,平均跳槽速度为19.8个月。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,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1400万。


与之对应的是薪酬标准,在大型的互联网公司,大数据分析师的薪酬常常要比同级别的其他职位至少高出20%至30%。


让我们做一个总结:

那些在未来(或说现在),会(或说正在)替代掉我们工作的人。他们具备怎样的共性?

你如果作为一家公司CEO,你更愿意要什么样的候选人?

你是一家公司的HRD,你会为怎样的人才支付更高的薪资(在忽视管理这种价值倍增方式的前提下)?


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地方:

懂编程,懂数据,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

他们具备更好的潜力,能面对正在/即将发生的变化。

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人才储备。



标签: 裁员杂谈

相关文章

低价是营销利器, 高价是利润利器

低价是营销利器, 高价是利润利器

人生迷路了,千万不要在成长,和学习的路上也迷路。学习课程一定不要学理论知识,理论知识全是一大堆正确的废话,当知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,其实是没有任何用,并且会浪费你最珍贵的时间。你现在处在什么阶段,就专注...

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

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

得承认一个事实,每个人都不是百科全书,总会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,这个领域的盲区,所以被割一刀是在所难免的事情。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,也是这个道理,老人为什么厉害,因为他们踩坑、犯错、吃亏的多,所以...

技能培训的春天到了

技能培训的春天到了

今年疫情闹得大家基本都很闲,实体经济恢复还早得很,所以是个提升自己技能和其他学习的时候了,网络直播教学越来越火了,出不去咋还不能通过直播学习吗?在线教育可算是今年捞了一大笔金。不管是公众号还是各种ap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